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发布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3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3-26 10:13:05 作者:来源:

  梁彩霞、张飞、刘国英、沈晓燕、任斌、李素亮、杨华、蒋占阳、卞立琴、王时银、薛冰等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一、加强科普宣传,推进理念转变。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专栏,编发工作简报150余期,系统编发《皖农交流》80余期,宣传先进典型。制作农村污水治理宣传片,报道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运维等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拍摄《农村卫生厕所使用与管护》专题科普片,要求各地积极引导乡镇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向改厕户转发推送,起到了良好效果。合肥、安庆等市从2020年4月起,在当地电视台主要频道投放农业农村部拍摄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公益广告。黄山市通过市县级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累计播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改厕公益宣传片1715次、1832分钟。

  二、切实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0年度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2亿亩次,主要农作物技术覆盖率达90.4%,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4%;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45%,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3.9%。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

  三、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重要的“三农”工作任务,全省各地齐抓共管、共同发力,高质量如期完成了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任务,基本解决了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粪污遍地、臭水横流的现象在我省已经成为历史,行业形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围绕畜禽粪污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三化”利用方向,全省已拥有各类龙头企业2700多家,截至2020年12月,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86个、大中型沼气发电项目46个,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11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四、持续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畴,开展日常检查,对于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投入生产、使用但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依法采取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等措施;对于超标排放污染物,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治理等措施。

  五、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标任务。2018—2020年,全省新建淮北杜集、定远金轩、郎溪理昂二期等17个热电联产项目,任务完成率100%,推动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模式快速发展,我省累计建成投运农林生物质电厂50座,装机规模146万千瓦,任务完成率100%;建成86个以秸秆和畜禽废弃物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任务完成率165%;建成282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任务完成率282%;建成208个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商品化基地,任务完成率346%;秸秆机械化还田量分别为2619.59、2256.72、2056.8万吨,占利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2.15%、53.09%、47%,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

  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13.5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亮化等建设任务,有效改善了中心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升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水平。2018—2020年,统筹安排农村改厕奖补资金近14.7亿元,大力支持全省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绿色生态导向,节约利用资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

  最后,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宜居、山青水秀的美好乡村。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

  联系电话:0551—62379170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6月28日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8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下一篇: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64号提案答复的函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