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与会嘉宾圆桌讨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挑战与机遇
引导市场力量向
绿色低碳发展配置资源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嘉宾们关注的一大重点。3月28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议举行,与会嘉宾探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发展机遇。
会议中,不少嘉宾指出,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很多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绿色投融资方面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绿色标准认定不统一。中国已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相对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包括政策框架和标准体系,欧洲发达国家则主要沿用欧洲的相关标准,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缺乏明确的绿色标准。
其次是布局新能源设施的能力不足。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缺乏新能源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能力,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作储备和支撑。同时,绿色投融资能力建设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需加强,以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应该如何建立和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引导市场力量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配置资源?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已经和丝路基金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一带一路”影响基金,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以满足亚洲气候转型项目的资金需求。
“应建立高效协同的机制,调动多元化资金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投融资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认为,只有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商业机构共同行动,在绿色投融资中密切合作,建立有效机制,才能动员更多资金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在推动形成绿色金融国际共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绿色原则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强化绿色化进程,要让更多投资机构了解如何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让更多金融机构懂得使用绿色金融工具,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博鳌3月28日电)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