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开放数据

省公安厅警务机制改革:筑基“强筋骨”书写“枝叶情

时间:2024-05-23 03:17:18 作者:佚名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省公安厅党委坚持立足全局谋工作、围绕大局干公安,把派出所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大行动,深谋划、抓重点、求突破,着力挖掘、塑造、传承新时代“东莱精神”,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细化主防措施、落实主防责任,聚焦最基层的实战单元,夯实最基础的公安工作,执法执勤、治安防范、社区警务、服务群众、基本保障等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公安工作根基不断夯实。

  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提振基层“精”“气”“神”

  推行警力下沉基层,是我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基层提振”行动的一个生动实践。全省公安机关把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精简机关、充实基层,警务机制更加科学、警力配备更加充实、综合保障更加强化,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52.68%,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社区民警警力占派出所总警力48.9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配备“一村一警务助理”11116人实现全覆盖。

  此外,省公安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两队一室”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规范室队设置、明晰岗位职责、优化勤务模式,推动各地加快形成优化协同高效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29个派出所实行了“两队一室”改革,其中237个25人以上派出所全部完成改革。

  夯基础、提质效,矛盾纠纷化解“快”“好”“稳”

  省公安机关锚定“主防”重点,稳步推进“基础提质”行动,依托“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严细矛盾化解,细致滚动排查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劳资债务等矛盾隐患,升级改造派出所综合工作平台,新增“矛盾纠纷”和“群防群治”模块,提高矛盾化解信息化水平,有效压降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全省886名所长进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6654名民警到社区(村)基层组织任职,2023年化解矛盾纠纷8.9万余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8.3%和16.6%。

  省公安厅指导各地公安派出所加强“公安警格”与“社区网格”有机融合、双向赋能、同频共振,依托网格合理划分警格7065个,“格”内配备辅警和警务助理8764人,实现“一格一警”全覆盖,促进基础信息共采、安全隐患共治、社会治安共防、矛盾纠纷共调、防范宣传共讲,努力以网格“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和谐”。

  暖民心、解民忧,服务群众“深”“细”“实”

  130个派出所推行综合服务窗口,171个派出所布设自助设备175台,在重点企业设置警务室189个、服务站点261个,通过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事项502487件,为企业提供服务咨询23648件……每一组数据背后,都饱含着龙江公安机关的为民温度。

  我省公安机关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莱精神”的核心内涵,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深入推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群众多解决一些“牵肠挂肚”的难事,为群众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

  同时,为有效促进全省公安派出所基本能力全面提升,省公安厅连续举办两次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比武“亮晒”活动,三个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个派出所被推选为全省第二批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成效突出单位,起到了百所示范、千所提升的良好效果。组织开展全省公安派出所“脱薄创优”专项行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一批相对薄弱公安派出所脱薄出列,大力培育选树一批先进公安派出所,以点带面推动公安派出所工作整体提升,9个具备争创基础的派出所全部完成争先创优目标,15个相对薄弱的派出所全部脱薄出列。


原文链接:https://www.hlj.gov.cn/hlj/c107857/202405/c00_3173528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我省林区各级公安机关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

下一篇:我省下调成品油价格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