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市政公用

我省博物馆行业影响力持续增强

时间:2024-05-23 02:49:47 作者:佚名来源:辽宁省政府

  核心提示

  观众数量快速提升、博物馆持续提档升级、热门场馆一票难求、研学活动创意满满、精品展览频频出现……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是对我省博物馆行业发展的一次回望与年度梳理。近些年来,我省博物馆行业取得迅猛发展,赢得良好口碑。

  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增至9家

  微风拂柳,黄瓦红墙。上个周末,沈阳故宫又迎来一大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沈阳故宫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同比增长27.05%。

  沈阳故宫是我省博物馆热起来、火起来的一个缩影。来自省文旅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全域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9%。

  观众与游客扎堆全省博物馆的背后,是我省博物馆品质与等级在不断提档升级。在5月18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朝阳市委、朝阳市政府主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上,我省正式对外公布3家晋级“一级馆”的博物馆名单,它们分别是鞍钢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抗美援朝研究中心)、辽沈战役纪念馆。

  此前,我省已有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大连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三批及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此次第五批新晋级后,我省一级博物馆数量增至9家。

  一边是重点博物馆的加速崛起,一边是“大手拉小手”博物馆之间的互帮互助。随着我省“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的持续深入,今年,又有一批博物馆展开合作——辽宁省博物馆和葫芦岛市博物馆、鞍山市博物馆和海城市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和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朝阳博物馆和喀左县东蒙博物馆。让博物馆在我省各地全面开花,成为文旅体融合的重要抓手,我省正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

  跻身“海外影响力十强”榜单

  在博物馆聆听专业的历史知识讲解、现场做一个与文物有关的手工、参加一场线下体验活动……对很多中小学生来说,辽博不仅是观展的好场所,也是研学的好去处。“我特别喜欢这种形式。”来自沈阳市浑南区小学的小学生祝海洋难掩喜爱。

  为了将研学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全方位推广,我省今年又规划设计出14家博物馆的15个研学项目,并进行重点推介,让研学与教育有机融合。这些项目类课程丰富多彩、各有侧重,其中既有“红色印记”,比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传递历史温度 踏寻红色足迹”研学课程、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抗美援朝精神润童心”研学课程等,也有探寻远古足迹与探源中华文明的课程,比如辽宁省博物馆的“古生物探奇”系列研学课程、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龙出辽河源——红山文化研学课程等。

  全力拓展研学服务的同时,我省博物馆知名度也在快速提升。5月18日,《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对外发布。在“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百强榜单”和“综合类博物馆海外影响力十强榜单”中,辽宁省博物馆分列第八和第四,跻身全国博物馆十强名单。

  而在日前公布的首届全国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征集入选名单中,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光影有声——走进皮影的世界”专题展成功入选,成为全国36个入选案例之一。此展览凭借独特的创意,将“物”与“艺”融合创新,为非遗的传承、发展、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辽宁省博物馆只是全省近些年来策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代表。近年来,我省连续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在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评选工作中,我省有3家博物馆入选,在全国博物馆行业中成绩显著。


原文链接:https://www.ln.gov.cn/web/ywdt/tjdt/2024052109243556790/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三支一扶”计划人员能力提升专项示范培训开班

下一篇:我省三方面发力推进卫生健康科教工作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