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以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问题短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治理举措,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提升,天蓝气清成为六安标配。2021至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连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3年1至10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3位,同比改善5.7%。优良天数比率为86.8%,居全省第4位,同比改善1.6%。7月,我市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5,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
完善工作机制,督促跟踪治理。六安市每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暨重点工作调度会,对大气污染防治等易反复工作进行调度督促,采取“政府出题、部门通报、县区回应”等方式开展,形成“通报调度、交办整改、成效反馈、督查回访”闭环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六安共召开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会11次,印发交办事项清单8期135件,包括建筑扬尘治理、冒黑烟车整治、臭氧防治、秸秆禁烧等涉大气类事项44件,已办结22件,持续推进24件。
注重协调联动,全面有效治理。严格对照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不断压紧压实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协调联动,增强整体效能。建立了市空气质量协同保良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大气办负责指挥协调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通过气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对空气质量精准监测预警。根据首要污染物类型,由住建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城管部门等联合启动控尘和控气响应措施,包括强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餐饮油烟管控、道路保洁、交通疏导、涉气企业减排等,达到协同保良目标。今年11月4日至5日,开展为期2天的协同保良“实战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持关口前移,靶向精准治理。为精准有效推动建设领域扬尘治理,坚持从源头抓起,变被动接收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生态环境、住建部门联合铁塔公司,在市开发区建筑工地试点建立扬尘智能预警快速反应系统,采取技防为主、人防跟进,合理放置监控设备,建立扬尘应用场景,及时告警交办整改,形成“问题告警、逐级交办、快速处置、情况反馈”全过程管理模型。目前,市开发区共接入监控469个,覆盖建筑工地20个,精准交办问题1600余个,整改完成率达85%。
聚焦为民服务,专项攻坚治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的餐饮油烟、噪声和恶臭异味扰民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由生态环境、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成立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统筹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分县区分领域建立问题台账,逐条明确整改措施、目标任务,不定期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切实做到全面摸排、建立台账、集中整改、随机督查。截至10月底,全市“三整治一保障”排查整治餐饮油烟问题432件,噪声问题1674件,恶臭异味问题78件,其中立行立改1498件,序时推进整改686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