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城市监管

亳州市住建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时间:2021-05-07 20:14:08 作者:来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亳州市住建局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岗位,坚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围绕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聚焦“住房难”“办事难”,重点围绕公租房信息化管理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扎实有效举措,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取得成效。

  推进公租房管理信息化。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公租房管理信息化,打造“功能全面、界面友好、群众便利、管理高效”的住房保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省率先完成住房保障申请审核“一网通办”。公租房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租房保障更加便民利民。系统上线运行以来,该市住房保障管理系统累计网上访问量达5万人次,受理公租房申请6784件,办结6490件,件均办结时间仅为6.9个工作日。全市已登记动态巡查记录11334户,发现违规行为1432户,取消保障资格705户,记录失信行为记录172户。 运用互联网技术,申请更“便捷”。运用“互联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公租房申请材料“大瘦身”、全程网上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优化申请流程,通过大数据应用,系统自动识别申请人身份信息,自动调取申请人基础信息辅助表单填报。依托电子证照技术,取消10余种纸质证明材料,基本实现“零证明”。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PC端和“皖事通”移动端公租房申请全程网办系统,申请人只需要填写工作单位、收入、婚姻情况等基本信息,几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网上申请。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系统自动推送短信告知申请、受理、审核结果,申请人也可以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或皖事通个人中心实时了解申请审核进度,查询审批结果。设置“代办点”,拓展配套服务方便群众。在县区主管部门、运营服务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设置代办点,由代办人员代为办理,实现随时随地代办,为不能在线办理的群众提供了方便。依托大数据共享,审核更“精准”。推进住房保障系统与政府大数据平台的对接,将各部门数据共享、关联调用,实现“不见面”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办结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1天,且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保证了公平公正。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保障对象家庭条件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比对,实现了对保障对象的精准监管。搭建信用管理平台,监管“动态化”。研发了亳州市住房保障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搭建信用信息采集、录入、认定和信用修复等功能,形成全市统一的住房保障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公租房申请审核、轮候配租、使用以及退出等全过程动态管理,成为全省首个启用住房保障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城市,将住房保障信用管理制度落实到违规处置实践中,促进了公租房保障领域的公平公正。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优化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截至目前,已完成了4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审批事项由73项精减至20项,企业投资类申请材料由259项精减至23项,审批时间由308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所有涉及到的审批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全部进驻,住建、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人防等政府主管部门和供电、供水、燃气等公用服务单位全部参与,实行集中办公,统筹调度,实现“一站式”服务。申请材料“零纸质”。推行电子证照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中,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所有审批结果均采用电子印章方式出具审批结果,并在所有电子证照上添加二维码验证服务,实现了电子证照全覆盖。办理过程“零跑腿”。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市县综合服务窗口均设立了代办专窗,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审批要求,提供相关申请材料清单。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在“多个部门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截至目前,已为983家企业提供3100余次代办服务,企业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上半年省政府营商环境评价对该市组建专职代办队伍,全流程代帮办服务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推行设计方案线上联审,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设计方案在线上通过并联的方式,征集各部门意见,要求2日内反馈,实行超时默认。避免了建设单位带着设计方案到处跑、到处找,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部门内部协作效率。企业办事“零见面”。增加手机查询功能,率先推出审批端APP,主管部门可登录移动端,在手机上进行项目的查询、审核、审批。率先完成与皖事通APP统一身份认证,企业可登录皖事通APP查看申报事项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实现“三随时”。即办理进度随时查询,办理结果随时下载,批复文书随时打印。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企业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电脑或手机皖事通APP上提交审批申请和办件查询,在窗口大厅设置了7*24小时证照打印机,企业可根据需要随时打印证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芜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书写“安居”“惠居”民生答卷

下一篇:池州城管整治非机动车无序停放让文明“归位”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