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城市监管

【ADM】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 · 管理者峰会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创新研讨会在穗召开

时间:2021-04-15 13:17:21 作者:来源:

  3月12日,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管理者峰会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创新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建筑设计行业和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事工程总承包、全工程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的代表共240余人出席会议,围绕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创新、引领建筑设计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图片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指导,建筑分会会刊《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社、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总承包分会主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1.png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胡世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宪川等应邀出席。会议分别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广州市设计院总建筑师杨焰文、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EPC设计院总经理任颜鑫、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健、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万明亮主持。

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2.png

  共启全新征程

图片

王树平

  王树平副理事长在致辞中提到,“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又逢行业全面升级、高质量发展之年,管理者峰会被这一特殊时期赋予了特殊使命。他强调,会议邀请各位专家齐聚羊城,就是创造机会,大家面对面,一方带着问题,一方带着方案,“过来人”带路,“后来人”少走弯路,推动行业共同应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考。

图片

蔡瀛

  蔡瀛副厅长作会议致辞,他表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积极会同广东省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举措,确定一定比例的政府及国有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方式,完善计费机制,鼓励建设单位对有效实现工程品质提升、节约投资或增加效益的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予以奖励或补贴。他期望,广东省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能与行业专家一道,以创新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为契机,推动形成行业发展新动能,实现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曾宪川

  曾宪川董事长作为承办单位代表致欢迎词说,广东省院在2020年6月顺利完成事转企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借助改革契机,同步推进顶层设计战略落地,以期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维度。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广东省院能与行业各精英兄弟单位、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变革创新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十分必要、及时和有意义的。

  畅谈发展良策

图片

王树平

  王树平副理事长做《关于我国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分别围绕行业发展概况、相关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工程总承包、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关于建筑师负责制、《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关于企业资质改革的相关问题、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十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谈到备受关注的工程总承包问题时,王树平副理事长提出的几点思考:1.项目类型分析:石油、化工、电力等大型工业项目(市政、园林、生态环境、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2.设计咨询是否占主导地位、专有技术、生产工艺;3.设计咨询企业和人员的能力:投资咨询、项目管理、融资能力、工程造价、现场管控等;4.风险防范(垫资问题、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监管、安全风险、工程回款等),引发热议。

  王树平副理事长介绍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实施业务现状——在过去两年分别进行了调研,整体现状如下:1.全过程工程咨询是热点,企业均有关注;2.勘察设计企业都比较困惑,鉴于市场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没有形成共识,市场需求量有限,且以项目管理类为主,所以相对比较被动,业务建设均相对滞后;3.大多数领军企业该类业务占比较低(1%),少数(10%)达到10%以上(2020年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1.不建议强推全过程工程咨询,避免走强制监理的老路;2.联合体仅为过渡,引导能力强的企业来做,避免总分包;3.建议由行业协会来出计费规则和价格参考信息;4.打通招标环节的障碍,做到可以一次性招标。(更多内容请关注“建筑设计管理”官方微信)

  集众智聚众力

图片

徐千里

  主题分享环节,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千里分别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语境、新语境下设计业务模式的转型、设计业务模式和工作方式创新做《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设计业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解读,他强调,在我国目前由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下,专业化、精细化和全面性已成为设计业务必然要进行的模式创新和追求,将创新的思维带入设计管理与设计研发,积极拓展设计的宽度与深度,无疑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增进设计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更多内容请关注近期《建筑设计管理》杂志》)

图片

李纯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纯与参会代表交流《大观精筑——新城建背景下城市空间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她指出,新城建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建设的大趋势,也是属于城市空间建设生态圈全体伙伴的新机遇。四川省院持续并将进一步加强对基本技术、产品融合、场景应用的研究探索,综合运用好空间规划技术、工程设计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管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在新城建领域打造示范片区和项目。

图片

丰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院”)总经理助理丰涛结合公司相关业务发展情况做《把握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变革机遇,增强企业生存壮大能力》分享,他强调,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本质是打破和重新组合现有全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淘汰落后建筑产能,是对市场主体结构的重新洗牌;并表示:1.希望加强新组织模式的宣传,调动各方特别是需求端的积极性;2.希望开放更多的领域和项目作为试点,调整政策法规,完善实施细则;3.希望优化简化审批。在试点项目建立工程项目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加快建筑师负责制等新模式的推进。

图片

徐德才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经营企划部部长徐德才在《以企业变革谋机遇,以实践创新谋发展》中讲到,传统建设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困惑:1.传统建筑企业——产业链短促,企业难以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市场;2.传统工程人——行业对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分工;3.传统建设方——工程技术日趋复杂、项目规模日益庞大,缺乏专业支持;4.传统建设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5.传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现象普遍。徐德才部长在报告中结合企业发展实践指出应对之道:1.制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2.变革企业组织架构;3.培养高素质人才团队;对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深度解读,对“以设计为龙头”为何成为众矢之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就设计单位在联合模式中如何定位、设计与施工如何融合、EPC项目设计管理探索、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连带责任问题做了详细解读。(更多内容请关注近期《建筑设计管理》杂志》)

图片

李巍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总承包分会会长、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与参会代表分享《大型综合性设计院关于新建设模式的实践和思考——以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和新代建为例》。他在报告中分享,关于工程总承包的相关思考:目前市场上开展房建与市政工程总承包项目多采用联合体形式,存在连带责任对象不明确;责任主体多样,设计施工融合困难,收益与风险分配不对等问题。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现状分析和建议:主导地位——不同于国际通行的 “以设计为主导”模式,国内自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以来,设计、监理、造价、项目咨询企业均在积极开拓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抢占市场先机,争相确认自身行业主导地位。服务内容——在设计、造价、监理等各咨询方中,只有设计人员最掌握业主心理,最知道怎样能够实现业主意图,通过市场反馈,对设计的不重视导致全过程工程咨询容易缺乏实质性内容,形成“泛管理化” “泛咨询化”,远离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初衷,偏离国际惯例轨道。挤出效应——由于监理、造价咨询、项目咨询的“挤出”效应,进一步造成建筑师的服务范围不能覆盖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建筑师负责制难以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法律地位需要明确,否则只能是业务的简单叠加,很难顺畅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建议结合FIDIC咨询工程师的法律主体地位、独立开展咨询工作的身份等明确下来,可以在既有的游戏规则上做一些突破,特别是关键性的问题上。关于新代建模式发展思考与启发:双业主——委托代建容易出现“双业主”状况,出现不必要的干预,从而影响代建单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权益-风险不对等——目前代建项目代建费用低,合同约定,由于代建单位原因造成的项目延期、超概、超变更限额等风险由代建单位承担。认可度低——得不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办理相关报批报建工作时仍需委托单位出面,在审批办理中处于被动状态。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对代建单位的认可度低,协调难度增大,管理成本增加。关于设计院转型的思考和启发:今后大型设计企业有能力应该积极向新建设模式业务发展,中小型的设计企业还是发挥专项优势和地区优势,做出精品,做新建设模式产业链上亮眼的珍珠。(更多内容请关注近期《建筑设计管理》杂志》)

图片

杨焰文

  广州市设计院总建筑师杨焰文以《再说建筑师负责制——高品质建筑综合解决方案设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为题,以高品质建筑案例——广州太古汇为例,从保障高品质建筑的关键步骤与参与方、高品质建筑综合解决方案设计管理与探索几方面展开论述。在报告中,杨焰文总建筑师为参会代表详细解读中国的基本建设程序与职业建筑师应有的服务体系、建筑师负责制管理组织架构、建筑师的服务内容(参与规划、提出策划、完成设计、监督施工、指导运维、更新改造、辅助拆除)等。

图片

任颜鑫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EPC设计院总经理任颜鑫在《着力设计管理创新 提升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分享中强调,工程总承包项目需要设计、采购、施工深度融合,注重集成管理;EPC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对业主及EPC总承包方而言都需要转变思想、调整工作思路,业主方把控要点、充分信任,总包方转变思路,工作前移至设计、招采;传统监理工作,仅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而EPC项目由于设计及采购工作的转移,此部分的工作没有第三方监督,建议业主方在监理合同中延伸设计及招采工作的监理内容,确保EPC项目的监督实施。

图片

王海涛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东北院”)总承包公司董事长王海涛在《设计院环境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探索与实践》的分享中,结合中建东北院总承包探索与实践,就设计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困难与优势做以分享。设计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困难:制度体系不完善——体系文件不完整,管理制度不闭环;合作资源不足——劳务及专业分包商储备有限,材料设备供应商积累匮乏;组织机构不健全——缺少全过程、全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专业人才缺失——缺乏高素质、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抗风险能力弱——存量资金少、固定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现金流管理难度大。设计企业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优势:有利于意图诠释,保障功能实现;有利于质量控制,保障产品品质;有利于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投资;有利于进度控制,缩短建设工期;有利于风险控制,保障项目安全。

  建真言谋发展

  对话沙龙环节以“建真言谋发展”为主题,以“ 变革发展方向” “差异化发展” “设计企业转型” “建设组织模式” “企业管理思维” “智慧城市” “新基建” “中型设计院发展” “全产业链布局” “新代建”等为关键词,以为匹配参会代表需求、共促建企发展为目标,邀请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第一场对话沙龙主持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中元,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同亿,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倪阳;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日飙(第二场对话沙龙主持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李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中强,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谨,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袁源,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江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总承包管理中心主任/建筑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华林,分别参与了对话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建筑设计管理”官方微信)

图片

图片

  对话沙龙

  对话沙龙议题如下:

  陈轸秘书长|日前召开的建筑分会会长会议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新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等问题如何看待?

  熊中元董事长|我国工程建设机制的变革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趋势下,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张同亿总经理|面对行业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中元如何做到开好局、起好步,设计单位转型做工程总承包项目初期应最先完善哪些能力?

  李海总经理|中建东北院作为央企国有大院,对工程总承包这一组织模式有何种看法?

  倪阳大师|身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又是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院长,是如何对设计思维与企业行为过程进行的管理?对企业的定位是什么?

  李霆董事长|智慧建筑时代,建筑设计企业应如何布局战略?

  卢中强董事长|能否分享中型民营设计院的管理及未来发展规划?

  张谨总经理|面对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新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中衡设计如何有效开展?对目前试行的政策有何建议?

  袁源执行总裁|作为中国十大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华阳国际是如何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

  李江波总工程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不论牵头项目或被牵头项目,都需要由EPC项目管理部门联合设计分院去实施,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起到了什么效果?

  王华林副总工程师|就新代建做以详细的解读,并介绍下广东省院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果其他单位也想作此方面的尝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凝心聚力开新局

图片

陈轸

  陈轸秘书长致闭幕词,他指出,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十四五”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非常明确,这次会议就是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面临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多变和不确定因素,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面临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融的新格局,建筑设计行业和企业的“十四五”规划要按党中央的要求,既要布局“十四五”,也要着眼2035年,这次的广州会议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举措,认清了目标,是一次成功的交流会。

  陈轸秘书长强调,这次会议可以由十六个字来总结:善于学习,认清形势,找准目标,人才致胜。1.善于学习,设计企业的各级领导、各类专家都要不断学习,掌握国家政策,行业动态,科技发展,掌握企业和个人目标定位。2.认清形势。现在是多变的年代,不确定因素很多,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握发展方向和改革节奏。因此,我们对国家的形势、行业的形势和企业的形势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当前,我们要在坚持做精做强建筑设计主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展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新业务,积极推进建筑师负责制。3.找准目标。“十四五”怎么发展,除了党中央的大目标必须执行外,各地、各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一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准目标,落实举措,稳扎稳打,全面实现。4.人才致胜。“十四五”期间,各企业将多方位地开发新业务,新版块。同时以设计牵头的EPC、建筑师负责制的落地,都需要设计企业拥有一批甚至是一大批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来看,这是各个设计企业的软肋和短板,我们要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确保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谁赢得了复合型人才和人才战略,谁就赢得了“十四五”,接着还会赢得“十五五”。所以,人才战略必须是“十四五”乃至今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陈轸秘书长指出,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标,是一个充满信息、定力和正能量的会议。感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为会议做的精心安排。

图片

会议合影


上一篇: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离退休女干部前往华阳湖党建主题公园参观学习

下一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动员会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