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务信息

秀场 杨浦强功能聚人气

时间:2024-12-10 22:18:56 作者:佚名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记者 胡幸阳

    杨浦区把滨江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的故事,作为老工业区转型的典范案例,近年来始终为人所津津乐道。

    今年,杨浦围绕滨江推出“秀带”品牌,又接连举办水岸峰会、国际啤酒节等高能级、高人气的活动。一场场“大秀”,让人目不暇接。

    杨浦滨江成为“秀”的场域,也帮助其进一步强功能、聚人气,成为真正的“秀带”。底层逻辑是,用足够吸睛的重大项目、重要活动,牵引要素资源导入、助推区域能级抬升。

    不只有滨江如此。回望这一年,杨浦在各个重点区域密集打造了各式各样的“秀”,既有B站毕业歌会、中法零碳音乐会这些字面意义上的“秀”,也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科技秀、商业秀……记者送给杨浦的年度词是——“秀场”。

    杨浦办“秀”,收效显著。

    滨江世界未来水岸峰会过后,88万平方米的“超极合生汇”TOD综合体揭晓,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吸引了实打实的签约和投资。

    原汁原味复刻巴伐利亚风情的秀带滨江德国啤酒节,让不少德语区外企高管放下繁忙的工作、脱下西装赶来参加,并当场促成了几项合作。

    在五角场合生汇商场、凯德·国正中心、互联宝地等商圈、写字楼、园区,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密集的“无人机秀”。美团在杨浦先后开出三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其中包括上海市区商圈首条航线,让杨浦在低空经济应用端的发展中拔得头筹。无人机改善了诸多白领的用餐体验,也让接入商家的订单量增长十几倍。

    “秀场”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一定会“自然生长”出更多值得关注的“秀”。

    科技创新方面,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杨浦数字经济产业厚积成势,抖音、美团、B站、小红书等一众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复旦微电子、千寻位置、叠纸游戏、纬景储能、新思半导体等科创细分领域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集聚。这两年又引入许多高能级研发机构、功能平台。

    可以说,科创“秀场”,绝对是杨浦最重要的“秀场”。

    比如在曾经的火电厂煤灰仓下举办的中法零碳音乐会,凭借“火电”和“零碳”的概念冲突吸足了眼球。纬景储能建设的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通过光伏板和锌铁液流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入系统储存,为周边的咖啡馆、充电桩、景观照明等设施提供稳定绿色电力。

    又比如位于五角场的大创智“元宇宙青年社区”,政企民众可以创造自己在元宇宙的虚拟形象,进入众多场景进行互动体验,感受前沿技术带来的无穷可能性。

    这些“秀”,都是前沿科技的应用示范。当下的科技创新以应用场景为王,应用场景一方面能推动需求导向的研发迭代,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大众关注,以获得更多支持——这与“秀”之于“秀场”的牵引作用是基于同一逻辑。

    对杨浦而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秀场”的环境做好、功能做强,必须更多侧重于硬科技和原始创新,并对“伪创新”提高警惕。近年来,杨浦加速吸引互联网大厂,成为上海互联网行业的绝对高地,但也没有因为成功引育了多家互联网大厂就形成路径依赖,反而敢于跳出“舒适圈”,重点提出前瞻布局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四大新兴领域。

    年初,由丘成桐院士担任首任理事长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在大创智揭牌。这一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在基础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年中,杨浦又与复旦大学共建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杨浦创新型现代化产业,聚焦复旦理工医等学科成果,承接重大科技专项落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项目集聚三大功能。杨浦还和港中大合作,引进一批高质量科研转化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积极联系,借鉴其硬科技转化旗舰项目GRIP,激活区内丰富的高校资源……

    杨浦很清楚,只有解决了标志性原创成果不够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对不足、未来前沿发展领域比较滞后等问题,才能把“秀”溢出的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才能把这座“秀场”推向更高的层级。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1210/0ebf3856e94847779c5adefecba73df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苏州河班轮启动试运营

下一篇:黄浦江畔巨型“折扇”徐徐打开 上海大歌剧院轮廓初显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