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11月13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专场在昆明举行。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锚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的目标定位,通过改革的推进落地,有效破除了体制机制的障碍顽疾,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潜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排名全省第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省,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文体娱乐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西双版纳州制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行动计划,优化与州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累计争取设立了2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用科技创新激活资源、生态、气候优势,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全州雨林徒步、亲子研学、康养旅居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旅游综合执法工作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州府景洪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三季度,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3.37%、9.23%。部分重点普洱茶企业完成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普洱茶网络零售额增长15.8%。新建成天然橡胶高产(特种)示范园7个、割胶新技术熟化基地2个,橡胶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上线运营,航空轮胎、坦克负重轮及装甲专用橡胶生产线试用投产。制定发布热带水果栽培、加工等地方标准2个,榴莲种植取得实验性突破,小糯玉米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全州建立完善前期、在建、竣工项目滚动接续机制,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推进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引到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嘎洒国际机场四期改扩建、勐关高速等一批关键基础项目加快推进,景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医院等一批惠民利民项目投入运营,有效投资稳步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州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37.1%和10.3%,占总投资比重分别较去年末提升16.7个和2.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能源工业、旅游业投资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9个月获云南省“骏马奖”。
西双版纳州持续深化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实施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认真落实与昆明市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各项任务,广泛同周边国家地区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今年1月,勐满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对外开放,全州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增至7个。8月,关累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全州运营的货物进口指定监管场地累计达到6类11个。前三季度,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发送旅客445.1万人次、同比增长9%,发送货物467.9万吨、同比增长8%,边民互市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6.2%,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3.2%,排名全省前列。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西双版纳州突出抓好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连续多年保持全州水体优质、空气优良、土壤清洁,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亚洲象、望天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上升。前三季度,全州新增珍稀林木0.8万亩,完成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5万亩,城乡绿化面积123万平方米,获评绿美省级标杆项目36个,新增营运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达94%以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西双版纳州在全州范围内推出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改革举措,前三季度,全州新增城镇就业0.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8万人,农村居民收入在全省排名第四,22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累计引进6个优质教育集团破解高中教育“县中困境”,建立18个教育集团(联合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共享,自主研发的“学校食堂综合管理平台”得到教育部认可。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医疗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21个,3家“千县工程”医院通过第二轮提质达标验收,9家心脑血管救治站、15家基层慢性病诊疗专科机构建成投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厚实、更可持续。
西双版纳州持续深化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守住边境、守好国门,以和谐稳定的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州有1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勐海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各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个集体、4名个人获省级防灾减灾突出贡献表彰,违法犯罪案件和人数大幅下降,基本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6.78%,边疆繁荣安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