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办事服务

【西安】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

时间:2024-10-29 22:37:34 作者:佚名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

  

  

  如今,越来越多的法治副校长活跃在校园里,与学校、家长一起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今年秋季开学后,西安市共有1768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法治课堂,为同学们送上法治“礼物”。

  播撒法治的种子

  在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有一支由68名青年政法干警组成的青年法官普法宣讲团。他们走进校园以案说法,在学生心中播撒法治的种子。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特点?如果遭遇了欺凌该怎么办……”近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薛冰莹走进西安铁五小学,以“拒绝校园暴力”为主题,开展普法教育。

  为了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危害,薛冰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互动问答、有奖竞猜、观影讨论等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了解远离校园暴力的方法。

  不知不觉中,30分钟的法治宣讲结束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围在薛冰莹身边问着各种问题。薛冰莹微笑着认真回答。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青年法官普法宣讲团成立于2019年。近年来,宣讲团入校园、访企业、进社区,以多种方式、多角度、多频次进行普法宣传。”10月15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卢颖向记者介绍。

  宣讲团还被邀请参与《红领巾法学院》《家事有约》栏目的录制,进一步拓宽法治宣传的渠道。

  卢颖说:“法治副校长能够将法治教育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守护青少年成长

  《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所称,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的人员。

  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副校长窦晨告诉记者,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开展的“法治第一课”普法宣讲活动,增强了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促进了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在法治副校长的带领下,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成立了防欺凌的家长成长营,让家长对欺凌有进一步认识。学校还创新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丰富普法内容,多层次、多维度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聘任法治副校长是强化法院与学校之间的双向交流和良性互动,运用司法力量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多样化的普法宣讲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于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薛冰莹告诉记者。

  薛冰莹认为,针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学会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另一方面能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软指标”变“硬任务”

  为了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近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由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司法局联合制定,全面细化了法治副校长的职责、选聘、管理、评价考核等工作,助推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使法治副校长工作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

  西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法治副校长应承担的开展法治教育、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实施教育矫治、指导依法治理等具体职责,提出了每年开展不少于4课时法治教育活动,以及法治副校长参与校园治理、家校联系活动分别不少于1次的具体要求,并由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法治副校长工作履职情况进行评价。

  《实施细则》探索创新法治副校长储备制度,明确建立西安市法治副校长及法治副校长预备人员库信息管理平台,入库人员按照法治副校长总需求量的120%储备,并明确每年更新一次,通过动态管理,确保及时更新、随时可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今年9月,西安市启动了2024年秋季“法律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素养和家国情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

  “近几年开学季,法治副校长都会通过法治西安直播间开展‘法治第一课’,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法的兴趣,增强普法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法治西安直播间主持人李坚表示。(记者:郭妍)


原文链接:http://www.shaanxi.gov.cn/xw/ldx/ds/202410/t20241029_3065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渭南】水清岸绿百业兴

下一篇:黑龙江省发布第三批机动车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