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社区食堂就在小区门口,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实在是太方便了。”72岁的社区居民王大爷赞不绝口。近年来,凌源市积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搭建起覆盖广泛、便利可及、平价质优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以社区食堂精细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需求,让老年人就近吃上“暖心饭、放心菜”。
如何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的味道?凌源市积极推进现有养老服务体系拓面增容、赋能增效,让老年朋友及全体市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目前,全市已完成18家社区食堂选址工作,5家社区食堂已经投入使用,受到老年人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规划先行,实现合理布局。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初衷是为居家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独居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结合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实际需求,凌源市按照15分钟便利服务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社区食堂设置于社区接合部,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便于老年人出行的地点。
精准摸排,用活现有资源。凌源市民政局经过深入分析研判,深刻认识到,制约社区食堂建设归根结底还是食堂用房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凌源市采取由民政部门牵头,整合社区公益用房资源的办法,推动解决社区老年食堂用房3000余平方米,相当于政府变相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目前全市已解决食堂用房18处,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极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品牌引领,满足用餐需求。社区食堂通过政府主导,选择与有资质、有爱心的中央厨房供餐企业——“辽宁朝阳鸿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实行社区餐厅统一配餐。公司日供餐能力达到5万人次以上。他们根据老年群体特点,设计低盐、低油、少糖的老年食谱,定期更新菜单,不断调整荤素菜、粗细粮搭配,做到营养均衡。既保障了饮食安全,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优化服务,推进社区治理。在经营主体上,凌源市采取向社会招标的办法,交付有能力的个人经营和提供服务,政府指导定价,经营主体与政府民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监督;同时,招聘具备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的员工,为老年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服务质量,推动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实现互利共赢。
接下来,凌源市在建好用好社区食堂的同时,启动农村老年食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释放农村公办养老机构资源,“打开围墙”开展赋能助老服务,支持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等方式,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向农村延伸。
立足于助老,拥抱全社会,一间小小的社区食堂,承载的也是整个城市的人间烟火。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