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参与

秋日“沪”水游:青浦,水美江南古镇

时间:2024-09-10 00:30:21 作者:佚名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四面环水因河成镇

  依水成街以街为市

  青砖黛瓦小桥流水

  炊烟袅袅碧水潺潺

  “江南之美赏不尽”

  夏末秋初天清气和

  正是游览江南佳季

  一起去青浦吧

  游古镇赏碧水

  感受这充满诗意的水墨江南~

  朱家角古镇

  

  苍苍九峰北麓,茫茫淀山湖之滨,有块47平方公里呈折扇形的小镇,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她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地处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朱家角古镇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若你身临其境,可感受到其水美、桥古、街奇、园精的妙趣。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湖面上泛起层层金光,小镇仿佛被点亮;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古镇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游人漫步在石桥上,或驻足于岸边,欣赏着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夜幕降临,古镇的灯火渐渐亮起,水面上映照着五彩斑斓的光点。游船在河中缓缓行驶,船上的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为夜晚的水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千年古镇朱家角,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她的美丽与魅力。

  金泽古镇

  

  “兴于宋,盛于元”,金泽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昔日有“穑人获泽如金”,也因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得金泽之名。

  

  

  古镇水系纵横交错,碧波荡漾,古桥横跨其上,仿佛是时间的纽带,连接着古今。金泽拥有源远流长的桥庙文化,承载着“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独特文化景观。据史料记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这些桥梁,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雄伟壮观,每一座都诉说着不同的历史故事。

  

  漫步在这些古桥之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桥下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偶尔有几片落叶随波逐流,增添了几分诗意。

  练塘古镇

  

  练塘,陈云故里,原名章练塘,以“鱼米之乡”和“茭白之乡”著称。这个拥有超过1100年历史的古镇,因五代十国时期晚唐刺史章仔钧携夫人练氏在此镇守而得名。

  

  章练塘,因众多水塘而得名。据清光绪年间的《章练小志》记载,练塘东西长九里,南北宽六里,湖滨接荡,四面环水,是吴越分界的关键,淞沪西北的屏障。

  

  

  古镇上,元、明、清等不同时代不同造型的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横跨在市河之上,船行桥下、人走桥上,桥影、船影、屋影、人影在微波中轻轻荡漾,把江南水乡的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正是练塘老街的真实写照。

  蟠龙古镇

  

  曲水流觞的江南水系,“九龙一凤”桥倒影成诗,曾经的“蟠龙十景”焕新再现。这里是毗邻“四叶草”的千年古镇,是有着诗情雅趣的魔都“新地标”,是镶嵌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的“江南会客厅”。

  

  

  “一部徐泾志、半部蟠龙史”。作为上海首个古镇类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蟠龙古镇拥有1400多年历史,其本身就是一部江南水乡的史书。改造前,这里的建筑破败、河道淤塞、环境脏乱,古镇早已失了往年风貌;改造后,蟠龙天地街巷蜿蜒,粉墙黛瓦,静水深流,古桥犹在,成为集水乡底蕴、艺术人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里的新天地”。

  

  来到蟠龙,一定要坐一回游船,从“龙江古渡”游船码头上船,随着船夫轻巧地解开缆绳,船身缓缓驶入蟠龙港,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无数颗钻石在闪烁。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爽和湿润的气息,水波轻拍着船舷,发出悦耳的潺潺声。一公里的水路,仿佛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让人在宁静的水面上,感受到古镇的韵味和岁月的沉淀。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7239/20240909/9ec9944d05e6417f9513de10110925e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2024年中秋、国庆节期间开馆公告

下一篇:170余场就业服务活动“火热”来袭!“乐业上海优+”行动持续进行中,来看浦东有哪些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法制网 fz.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6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47号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